一瓣心香 虔誠信仰 心慧 著
民間拜拜用的香,據傳是由西域各國獻貢帶來中土,
原本用來除穢及消除疫病,至於以香禮佛,
則源自漢武帝時代,此後在中國傳統習俗中,
燒香也賦予「代代相傳、生生不息」的意義。
以香供佛是表示對佛的恭敬,
所以法會中也有點香、上香等儀式。
各式尺寸的立香
上香的含義有:
一、虔誠恭敬供養三寶,以此示範接引眾生。
二、傳遞信息於虛空法界,感通十方三寶加持。
三、燃燒自身,普香十方,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。
四、含有默誓「勤修戒、定、慧,熄滅貪、嗔、癡」
之意,要知道佛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,
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、定、真香。
「燃香成灰」是表示無私的奉獻,
即佛門所說的「佈施」。
這告訴我們:世人求財求福,先要懂得捨財種福。
財佈施是因,得財富是果。捨是因,得是果,捨得不二。
所以,一個人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,
不是佛菩薩施捨給你的。
佛門常講:「命由己造,福由己求。」
燒大香就發大財嗎?
這純屬「以凡夫之心,度諸佛之腹」。
大徹大悟、大慈大悲的諸佛菩薩
當然不會像凡夫眾生一樣,
根據所燒的大香小香而分別賜福、賜富的。
上香不在多少,貴在心誠,
所謂「燒三柱清香,敬一片誠心」。
環保香系列
臺灣民間傳統宗教信仰在新年有搶頭香的習俗,
人人爭著燒頭炷香,
卻不知燒香的「燒」其實是去掉或除的意思,
要去掉自己心中的貪瞋癡慢疑、七情六慾及各種煩惱,
才能獲得無限慈悲、智慧與快樂。
佛是正等正覺者,還要貪受你的一炷香嗎?
頭香應該是每一個人心中的第一柱香,
不是在時間上有所區別限定,
真正的燒香不論時間前後,而是在於心誠!
不是外在形式的那柱香。
我們不妨敲響自己心中警鐘,
把長夜沉溺於五欲的夢裡人喚醒,
將心香點燃,使貪圖欲望、緊張的情緒,漸漸淨化,
以一瓣心香奉上,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,
這才是真正搶頭香的實質意義。
PS:以上文章摘錄於艋舺龍山寺季刊
第四期 2009 .04
感謝龍山寺發行此季刊,讓善知識傳遞出去。